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重慶出席第二屆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時說,中國將把增強原始創新能力作為重點,加強人工智能基礎研究和技術研發,加強公共數據中心和云平臺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,形成深度學習系統。同時推動傳統產業智能化改造,支持適應需求的各類智能產業形態。加強各行業數據的標準化、規范化建設,為智能產業發展提供良好的數據資源基礎。
物聯網產業是智能產業的一個重要分支。
物聯網產業發展已進入到各個垂直行業深度融合的階段。而物聯網系統開發技術也不斷應用于各個服務的各項業務中,如基于傳感器的智能安防、移動支付、遠程結算等等,其不斷打破金融行業壁壘、創造嶄新價值。
根據麥肯錫預測,到2025年,物聯網產業將成為經濟效益****的產業。其實現的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總量將達到10萬億美元以上的經濟價值。由于其龐大的經濟產值,即使是今天最傳統的互聯網企業,也將無法再忽視物聯網開發技術。
盡管有部分互聯網企業還在對物聯網是否需要大規模部署產生猶豫,但互聯網行業的大多數高管已經意識到物聯網產業的巨大價值。根據福布斯觀察2017年對全球500企業高層做的調查顯示,64%的企業高管認為物聯網對公司現有業務有至關重要的作用,90%的企業高管認為物聯網將對未來業務起到決定性作用。
這些全國領先的網絡和公共服務平臺,像一把“密鑰”,打開了膠東半島:煙臺、威海、青島物聯網產業發展的大門。更猶如“助推器”,支撐著膠東半島物聯網產業快速集聚。這幾年,華為、歐菲、中車、浪潮、鷹眼科技等30余家知名物聯網企業紛紛投資煙臺、威海、青島膠東半島地區。物聯網產業在當地不斷集聚,一大批物聯網產品陸續走向市場。